新聞詳情貴州百靈-人民康養“慢病名醫談”公益科普活動正式啟動 發布日期:2024-12-24 14:23:38瀏覽量:883 12月22日,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,不斷提高全民健康素養,積極踐行主流媒體和行業企業的社會責任,由人民日報社《民生周刊》、人民康養發起,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公益支持的“人民康養-慢病名醫談”公益科普活動在人民日報社正式啟動。 人民日報社《民生周刊》副總編輯劉毅,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立晶,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艷,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谷文萍,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胡風云,廣東省中藥學會副會長金世明等相關領導、專家,以及貴州百靈副總經理封基賢等公司領導出席,會議由人民康養主編、人民康養智庫秘書長李賢娜主持。 心腦血管疾病、癌癥、慢性呼吸系統疾病、糖尿病是國際公認的威脅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四大類慢性病。在我國,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、生態環境、生活方式的變化,慢性病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,成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,占總疾病負擔的70%以上。今年,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個部門發布《健康中國行動——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(2024—2030年)》《健康中國行動——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(2024—2030年)》,這是繼心腦血管疾病、癌癥之后,我國再次發布重大慢性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。 據了解,作為人民康養大會的平行活動,“人民康養-慢病名醫談”公益科普活動將持續開展一年。未來擬聘請全國慢性病領域專家,以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為公眾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,共同提高公眾健康水平,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。 本次啟動會就慢病防治展開交流、研討,凝聚專家共識。劉毅指出,人民日報社《民生周刊》作為我國唯一專注于民生報道的主流媒體,深知健康是民生的根本,因此始終將健康議題視為報道的重中之重。三年前,為積極響應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部署,人民康養品牌應運而生,并發展成為人民日報社旗下第一康養品牌。李賢娜表示,人民康養此次發起“慢病名醫談”公益科普活動,是積極踐行主流媒體社會責任,讓更多人能科學地了解慢病、關注慢病、預防慢病。“讓慢病不再慢怠,從而有效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,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。” 作為以民族藥為特色的中成藥行業領軍企業,一直以來,貴州百靈在追求企業高質量發展、做大做強中醫藥全產業鏈的同時,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。公司始終秉持“面向國家需求、面向臨床需求、面向未來需求”的新藥研發理念,在心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病防治的關鍵領域,已成功培育出銀丹心腦通軟膠囊、糖寧通絡片等一批具備科研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的產品,為我國慢病防治事業添磚加瓦。
其中,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已獲批為首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,是國家醫保乙類品種、國家基藥品種,以及《中國藥典》首批收載的苗藥品種,獲得第十七屆“中國專利優秀獎”,被納入多項臨床指南、專家共識推薦用藥。今年11月,糖寧通絡片獲批開展用于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III期臨床試驗,成為《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》實施以來,首個憑借人用經驗,由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豁免I、II期臨床試驗,直接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中藥1.1類新藥。
封基賢表示,此次支持“人民康養-慢病名醫談”公益科普活動,是貴州百靈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、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。公司希望通過本次活動,廣泛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慢病防治事業中來,為廣大公眾提供科學權威、通俗易懂的慢性病健康科普知識,共同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。 |